近日,我市创新推行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委主任房灵敏同志批示“钦州市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机制建设,探索建成245个党建和廉洁工作站,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推介。市纪委要认真协助市委将此项机制利用好,发挥更好的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去年4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基本工作方针和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针对农村基层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量薄弱、同级监督难等实际情况,创新探索推行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常态化长效化,畅通了基层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基层党内监督全覆盖,促进优化了基层政治生态,得到了中央纪委调研组肯定,广西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运行一年多来,全市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开展监督检查6978次,下发廉情预警通知书657份,廉政谈话提醒2786人次,收集问题和线索2517条,转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62件,其中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转立案285件。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工作人员上廉政课
一站打通基层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
——钦州市创新推行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的实践做法
2017年4月以来,钦州市委针对农村基层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量薄弱、同级监督难等实际,在全市逐步建立起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站模式基础上,创新探索推行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推进基层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常态化、长效化,畅通基层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基层党内监督全覆盖,进一步促进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得到中央纪委调研组充分肯定、广西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运行仅一年多,全市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开展监督检查6978次,下发廉情预警通知书657份,廉政谈话提醒2786人次,收集问题和线索2517条,转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62件。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工作人员接待来反映问题的群众
一、创新动因
从近年来开展市县党委巡察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看,尤其是从近年来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工作情况看,农村基层监督力量不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基层监督机制不健全,日常监督存在很多“空白点”,直接制约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探索推行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正是基于破解这些难题应运而生。
(一)乡镇纪委力量不足,监督存在“空白点”。钦州市最大的镇有32个村(社区),人口最多的镇有13万多人,超过10万人的镇有9个,一般每个镇都不少于15个村。乡镇纪委除纪委书记和少部分配备有专职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外,其他纪委委员都是由镇站办所负责人兼任,监督力量薄弱、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相当突出,基层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没有真正打通。
(二)村党组织同级监督难,监督存在宽松软。过去,村(社区)党组织管党治党意识普遍不强,落实主体责任存在弱化、虚化、空化现象。村务监督委员会处于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同级监督过软,难以破解熟人情面问题,发挥作用不明显。一些村(社区)议事决策公开不到位,群众不敢监督、不能监督。
(三)民意诉求渠道不畅,监督难以实现常态长效。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导致群众监督没渠道、表达诉求没人搭理,一些惠民政策在执行中走形变样,一些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损害了党委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工作人员在良江村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公开大接访活动
二、做法成效
针对农村基层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钦州市委于2017年4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站党风廉政监督机制的意见》(钦办发〔2017〕14号),创新建立基层全覆盖的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并在逐步建立监督机制基础上总结完善提升,于2018年9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钦市纪发〔2018〕17号),推进基层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党风监督岗、为民服务站、民情直通车作用,为破解基层党内监督难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钦州市目前建成党建和廉洁工作站245个,每个工作站负责监督3—5个村(社区),实现对全市1030个村(社区)常态长效监督的全覆盖。
规范机构定位,明确监督职能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每个站配备1-3名专职工作人员,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基础上,从镇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中选派综合素质高的干部作为工作站工作人员,站长由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或年轻后备干部担任,并从所覆盖片区的非村“两委”成员中选派群众威信高的党员代表或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担任廉洁监督员。工作站由县(区)纪委、党委组织部统一指导,镇(街道)党(工)委、纪委直接管理,授权赋予督促指导村(社区)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受理信访举报和收集问题线索、协助了解核实问题线索、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等4项监督职能,建立工作定期安排报告、问题线索排查处置、基层廉情分析预警等3项监督运行机制,对所辖片区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遵守纪律情况实施监督,对各项惠民政策及资金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
前移监督关口,发挥监督效力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在每个村(社区)设立“监督举报箱”、聘请“廉情监督员”、发放“廉情快递”监督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访举报途径,相当于把纪委设在老百姓家门口,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反映问题,实现了党建和廉洁工作站联系基层群众“零距离”“无缝隙”。工作站还转变传统“坐等靠”收集问题线索的惯性思维,入村接访、田头走访、带信下访、上门回访,充分发挥前移监督关口作用,成为党组织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深受群众欢迎。同时,结合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钦州市各级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查台账、看现场、访对象,仔细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并与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形成有效互动。2017年4月以来,全市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收集问题和线索2517条,转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62件,其中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转立案285件。
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能力
在全市普遍推行“镇纪委+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以往镇纪委1-2名专职人员监督10多个村党组织及上百名村干部,推行这一模式后,每个镇专职监督人员增加到10人左右,由镇党委、镇纪委统一部署开展监督工作,监督力量明显增强,大大缓解了镇纪委人手少、任务重、监督缺位等实际状况。今年1-10月,全市66个乡镇(街道)纪委立案524件,占全市立案数的54%,乡镇(街道)上半年全部实现扶贫领域执纪审查“全覆盖”。
强化日常监督,优化政治生态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把所覆盖片区的农村党员干部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围绕遵守党的“六大纪律”情况,对党员干部作风纪律情况开展监督巡访,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日常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到位的问题,弥补了党内监督在农村的空白。同时,通过向村党支部下发廉情预警通知书、开展身边典型案例剖析教育等方式,及时对存在问题查纠整改,有效深化源头治理工作。2017年4月以来,党建和廉洁工作站下发廉情预警通知书657份,开展廉政谈话提醒2786人次。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核查低保资金发放情况
三、创新启示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使基层监督力量得到全面加强,监督效果显现,村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内监督得到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全市查处低保、危房改造优亲厚友案件,发案时间均出现在建立监督机制之前,之后基本未发现有新的优亲厚友案件。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有效打通群众向上反映问题的渠道,加大了乡镇党委、纪委向下了解收集民情民意的力度,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查处发生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深得人民群众欢迎和好评。
优化基层政治生态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内监督的常态化、长效化,不仅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而且强化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监督挺在前面,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政治生态。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模式有效预防和治理基层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苍蝇式”腐败等问题,推动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实、扶贫资金精准使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为钦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户核查低保金发放情况
来源丨钦州发布 |